在城市与山林交接的旧路尽头,有一条人们口中的“迷雾通”。
清晨,薄雾如纱,路灯的光线被雾气切割成无数碎片,行人脚步变得轻盈又迟疑。
有人说迷雾通是时间的夹缝,走进去就会忘记昨天的名字;有人说它是城市遗失的回声,只在特定天气里回应旧日的祈愿。
真正走过那条路的人不多,但每个人回来后都会变得安静,像把某种不安暂时交付给了雾。
对我而言,迷雾通是一次自我审问的仪式:在看不清前路的时候学会停下,听见身后的心跳。
雾散之后,世界依旧,但人会带着更轻的负重,和一点不曾言说的温柔。
夜里偶有行人带着旧时的留声机经过,低低的唱片声在雾里拖长,像在追溯一段被风吹散的时间。
孩子们把迷雾通当作秘密基地,放着蜡烛和纸飞机,等着雾把愿望帶走;老人们則在路边静坐,仿佛在和過往和解。
有人试图把迷雾通拍进镜头,却总拍出一张张缺了背景的肖像,仿佛记忆本身也拒绝被完全记录。
或许正是这份模糊,才让人们愿意一次又一次走近,学会与不确定相处,带着一丝忐忑,也带着新的平和离开。
迷雾通不是逃避现实的通道,而是一种提醒:在看不清时,先学会温柔地对待自己的迷失。
离开时回头望一眼,你会发现雾中留下一道淡淡的脚印,像是曾经的自己对未来的承诺。